沙龙现场
2025年10月22日,第十期艺术沙龙于娱乐城 浦口校区艺术楼浦1-223教室举办。本期沙龙邀请娱乐城 哲学学院准聘助理教授包蕾和10大博彩娱乐城 助理教授、特聘研究员徐志君,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智慧跨越千年——老子其人其书”。

沙龙回顾
沙龙伊始,包蕾老师首先回忆起本科阶段在浦口校区的求学经历,故地重游,她感慨良多。随后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引出本次沙龙的焦点——老子哲学。她指明,本次沙龙不仅会贴合艺术学科来解读老子其人其书,还将增设图像化内容,以期在哲学与艺术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包老师以问题为引:该如何看待哲学家与哲学思想间的关系?这与艺术家与其艺术作品间的关系又有何不同?随后以海德格尔上课时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仅仅概述为“生活、工作,然后死了”的故事为例,指出哲学研究的重心往往在于哲学思想而非哲学家本人,引发同学们在研究老子时该如何看待其人其书的思考。

关于老子形象问题,自古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众说纷纭。谈及老子其人,包老师分三重视角切入:
其一是作为历史人物的老子。其依托《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文献考据,厘清老子的身份猜想、学说著作以及后世传承,同时对老子学说中“儒道相争”的普遍认知提出审慎质疑。
其二是道教神仙体系中的老子。按照不同朝代节点对应的文字记载,梳理老子神格化的演变脉络,即“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八十一化图”;同时点出,“太上”一词由气之聚形到具体人物形象,再到至尊神灵、大道显化的转变,最终形成道(至高真理)、老子(人间载体)、老君(至高神)的三位一体文化建构。这种演变路径与宗教传播中的象征符号发展模式形成呼应,进而引发同学们去思考宗教人物形象与教义传播间的关系。
其三是儒释道三教视域下的老子,分别聚焦“老子化胡说”和“孔子问教老子”来阐释佛老关系和孔老关系。首先梳理了“老子化胡说”的历史演变过程及背后的文化动因,指出虽然学界目前的争议尚无定论,却直观反映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与道教的交汇和融合。其次针对“孔子问教老子”这一议题,选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家语•观周》《庄子•外篇•天运》三个文本,分别基于史书记载、儒家内典和道家文献,展现出同一故事的三种不同演绎方式,并引导同学们思考这其中孔老关系的异同。并特别指出,老子论经的形象特质与对话体文本,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演绎空间,可以成为同学们艺术研究与创作的题材。

在了解老子其人后,包老师转向《老子》其书的文本探讨。
包老师从著书讲起:《老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早期手抄本流传内容会有所增减,故学界采用“异本勘合,择善而取”的校勘方法。而后,详细解说了后世流传的王弼本、河上公注本、傅奕古本等诸版本的特质和差异,还涵盖帛书版本(马王堆汉墓本)和竹简版本(郭店楚简本)。王弼本流传最广却经后期编改有所失真;河上公注本带有道教色彩,注文简明却多曲解;傅奕古本虽成书古老,但后人修改变动较多;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经在后、德经在前”且不分章,为今本章次勘误提供原始依据;郭店楚简本不分道经和德经,次序与今本迥异且现存残缺。
关于后世解读,包老师指出,韩非子的《解老》以老子部分思想佐证己说,对“道”和“德”阐释精辟,但其所著《喻老》较多曲解;唐代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则是将老庄思想混杂,还融入佛学观点,使文本解读庞杂化。此外,包老师还分享了将不同年代、注家或译本进行同句解读并对比的研究方法,指点同学们从新的思想维度解读文本。

徐志君老师从内容梗概、学术深度、学术价值、学科融合等方面对沙龙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向同学们强调要打破学科壁垒,体悟古代哲学思想对当代艺术创作者在思想与实践层面的文化价值。
讨论环节
在讨论环节中,2025级艺术学硕士生邹沁怡提出:中国美学研究中常把儒道两家的艺术观看作主导中国艺术精神演变的两种力量,这种对立而互补的格局在后世发展成贯穿中国古典美学的两条主线。我们要如何看待这种运动模式?从这样的美学观反观老子哲学,是否会有简化或误解?

邹沁怡同学提问
包蕾老师认为,邹同学的提问可以将佛学并入讨论,因为儒释道三家都对中国哲学和美学影响深远。至于如何看待三家间的思想差异,更多取决于个人的自由选择。处在人生的不同状态或是拥有不同的经历,都会有更契合自己的不同思想。最终也可能会有殊途同归,大道合一的感悟。
2025级艺术学硕士生秦骐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问:“论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盛行,但到后世为何传播较弱?

秦骐同学提问
包蕾老师从三个方面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总体社会动荡,诸子百家争鸣,道家思想也随之兴起,能够直面当时的社会问题;两汉以后随着佛教传入并盛行,精英人才多投身其中;道教汉代才正式兴起,只是引用《老》《庄》思想作理论支撑,且因源于平民阶层,缺乏上层推动与资源,多数时期难以与儒佛两家抗衡。同时也指出,学界对道学的研究不曾断流,只是受限于不同时期“显学”的更迭,道学被其他思想潮流所遮蔽。在民间,道佛思想深度融合,于志怪小说、因果报应观念中形成教化合力,从而始终影响着大众的善恶观和价值观。
后续包蕾老师与与会同学进行了进一步交流探讨,本期艺术沙龙在哲学与艺术的思想碰撞中圆满落下帷幕。


搜索
导航


Email: ylctop10.com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娱乐城
鼓楼校区东大楼
电话:025-83593650
TOP